“小吸管”為什麽跟世界做“大生意”?
瀏覽: 發布日期:2020-04-04
“小吸管”為什麽跟世界做“大生意”? 一根利潤僅有“8毫錢”的小吸管,每年創造2億多元的產值,產品賣到世界各地;一把雨傘,技術創新後在國外能夠賣到兩三千元;一套東北小鎮生產的俄羅斯傳統手工套娃,竟能打敗外國企業,成為俄羅斯市場的暢銷品……中國的很多小商品發展有著共通的模式:充分利用當地資源、注入手工藝人們的匠心創新精神、以家庭為單位的加工企業。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,這些小商品生產經過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,又被飛速發展的交通和電商插上翅膀後,便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,更多的“隱形冠軍”從幕後走向台前。
“早期是靠市場,等到發展到一定程度,政府再來介入打造區域品牌、特色產業,推動產業的進一步升級。”中國小商品能夠做好做精,一方麵,離不開當地的市場環境和資源優勢;另一方麵,政府正確引導和扶持也有著重要的作用,對外樹立區域品牌,做好宣傳,對內規範市場管理,做好服務。
